一、品种与砧木选择原则
优新品种:
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新品种,如早熟品种大卫嘎拉(红色)、蜜思(黄色)和恋姬;中熟品种秋映、信浓金、绯脆;晚熟品种宫藤富士、维纳斯黄金等。
以香气浓郁、风味酸甜适口、色泽鲜艳、质地细脆的苹果品种为主。
适宜砧木:
选择抗寒、抗重茬能力强的矮化砧木,如SH6、G935和G41等。
根据土壤pH值选择适宜的砧木类型,如土壤pH在7.8以下,可选择SH6、G935和G41矮化自根砧苗木;土壤pH在7.8以上,不宜选择SH6自根砧苗木。
二、土壤改良与管理原则
土壤选择:
选择土层深厚、肥沃、排水性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壤土,土壤pH值在5.5至7.5之间。
避免在低洼易积水或盐碱地种植,必要时进行土壤酸碱度改良。
土壤改良:
对于重茬园,采取休耕或轮作其他作物的方式,持续至少3年以上,以降低重茬障碍。
增施有机肥,使用土壤改良剂,改善土壤结构和透气性,提高土壤肥力。
土壤管理:
秋冬季节对幼龄果园和立地条件较差的果园进行深翻,熟化土壤。
完善果园的灌溉设施,保证浇水、施肥及排涝工作有序进行。
三、栽植与管理原则
栽植时间:
春季栽植在土壤解冻后至发芽前进行,秋季栽植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进行。
秋季栽植有利于苗木断根伤口的愈合和新根的生长,成活率较高,但需做好防寒保护。
栽植方法:
提前进行开沟(穴)改土,施足基肥,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至2吨。
选择健壮、根系发达的一级苗木进行栽植,确保苗木侧根数达到15条以上,侧根基部粗度适中且长度超过20厘米。
栽植时保持适宜的栽植深度,扶直苗木,填土踏实,浇足定根水。
后期管理:
浇水:根据土壤湿度及时浇水,保持土壤湿润,特别是开花前、开花后和果实膨大期。
施肥:每年施肥3至4次,以有机肥为主,适量添加化肥。春季和秋季施基肥,追肥在萌芽期、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进行。
修剪:幼树期以轻剪长放为主,采取中干开心形或自由纺锤形修剪。成龄树修剪主要采用疏剪、短截、回缩相结合的方法,保持树体通风透光。
病虫害防治:遵循“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”的原则,采取农业防治、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。及时清除病枝、弱枝和老枝,减少病虫害发生。
四、保水保墒原则
地面保水:
栽植后,在定植水下渗后,用宽70至100厘米的地膜覆盖树行间,提高土壤含水量和地温,促进根系生长。
苗干保水:
对苗干进行套袋或缠地膜处理,减少水分蒸发,提高成活率。
特别是在春季干旱多风地区,苗干保水措施尤为重要。
五、合理间作原则
间作作物选择:
选择不与苹果树争夺肥水的作物进行间作,如豆类、块茎类低秆作物、瓜类以及蔬菜类等经济作物。
间作管理:
留出足够的营养带,加强肥水管理,确保间作物和苹果树共同生长良好。
实行轮作倒茬制度,避免连作障碍。
综上所述,提高北京苹果苗栽培应遵循品种与砧木选择、土壤改良与管理、栽植与管理、保水保墒和合理间作等原则。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养护措施,确保苹果苗健康成长,为高产稳产奠定坚实基础。